各地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 带动百万农村低收入群众就业增收

   时间:2021-09-09 09:44 来源:人民网评论:0

  北京9月9日电 (记者许维娜)促进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也让以工代赈方式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生命力。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目前,各地在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文化旅游、林草等领域谋划实施了一大批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项目,预计今年可带动100余万农村低收入群众就地就近就业,计划发放劳务报酬30余亿元。

  以工代赈是通过组织农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以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帮扶政策。有专家表示,以工代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可以让农民在增收的同时掌握更多劳动技能,出去务工也会更有竞争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全国“十四五”以工代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为“十四五”时期各地开展以工代赈工作提供指导和遵循。

  当前,各地正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取得了新进展。记者了解到,天津、广东、云南、甘肃等26个省份发展改革部门联合交通、水利、农业农村、文化旅游、林草等部门细化了具体实施意见或工作方案;河南、陕西、新疆等25个省份建立了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的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部门沟通协调机制(或联席会议制度);河北、黑龙江、四川等18个省份组织召开了推广以工代赈工作部署会议;福建、重庆、贵州、甘肃等19个省份分别形成了在农村生产生活、农村交通、水利、文化旅游和林业草原基础设施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项目库或项目清单;吉林、江西、青海等18个省份建立了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激励表彰机制。

  推广以工代赈,资金是重点。各地充分发挥部门合力,迅速扩大了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项目数量和资金投入,各类财政资金“赈”的作用进一步强化。

  如天津市印发《天津市以工代赈重点项目清单》,在涉农领域投资9亿元、拟实施35个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甘肃省结合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建立了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储备了一批采用以工代赈方式项目;福建省明确“十四五”期间每年在发改、农业农村、交通、水利、文旅、林业等部门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相关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广东省在林业领域选取4个营造林项目,全部采用以工代赈方式组织实施。

  发挥以工代赈“赈济”作用,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记者了解到,如,四川省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400余个,带动低收入群众就业2.52万人,计划发放劳务报酬1.3亿元。安徽省采取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项目带动低收入群众就业1.1万余人,计划向群众发放劳务报酬近6000万元。重庆市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作为以工代赈的重点方向,2021年将统筹建设10个乡村振兴以工代赈综合示范工程。其中,5个专门针对易地扶贫安置区实施配套设施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各地在实施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时,统筹各类培训资源,结合农村劳动力就业意愿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工需求,通过委托项目实施单位采取“培训+上岗”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训和以工代训。

  如,甘肃省在项目建设中,采取“边培训、边上岗”的方式,采用以工代赈方式实施项目以工代训、实训等就业技能培训8578人次,有效激发了低收入人口的内生动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项目中,目前已累计开工98个,开展以工代训7704人次,有效提升了当地群众务工技能和文化水平。

  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下一步将督促指导地方细化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抓好贯彻落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发挥以工代赈“赈”的作用,推动相关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促进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进一步激发脱贫人口增收致富内生动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社会经济报
社会经济观察!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