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余公里地下管线“智慧管理”
探查检修装上“透视眼”。
本报记者 孙云柯
地下管线,被称为城市“生命线”。城市副中心在近日发布的“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规划中提出,全区将在建成10972公里地下管线三维立体图的基础上,逐步加装传感系统建设智慧地下管网,建成区级地下管线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城市安全运行由被动反应向主动保障转变。
全区地下管线“一张图”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用的自来水、天然气,冬天取暖用的暖气,电视、手机所用的网络等,都需要通过地下管线将资源送到千家万户。地下密密麻麻的管网系统,类型众多、纵横交错,其复杂程度堪比“迷宫”。
在通州区地下管廊管线事务中心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了位于城市副中心地下的管线分布三维立体图。点击图层,道路下面的给排水管道、通信、热力等管线一目了然,甚至每一处井盖、雨箅子、阀门都清晰标注。
“蓝色代表自来水管,黄色是热力管网,绿色代表通讯广播,电网则是红色。任意点击一条管网,其埋深、起点高程等数据都会一一显示出来。”通州区地下管廊管线事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系统数据已覆盖通州区市政道路范围内的所有地下管线,包括给水、污水、燃气、电力、电信、热力等8大类14小类,总长10972公里。
探查检修装上“透视眼”
过去,城市地下管线只能在二维平面图纸上显示管线的大概位置和布局,无法显示管线与管线之间错综复杂的纵深关系。有时必须挖开地面,才能真正知道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施工挖断地下管线的情况时有发生。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城市副中心地下管线三维系统的成功建成,可有效解决以往看不到、查不清等问题。目前,这张地下管线图还做到了在移动端同步展示,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打开APP,可以随时随地检查地下管网系统。
技术人员带领记者来到九棵树东路,见到脚下有一处雨箅子,就打开APP,将系统中的灰色方框与现实中的雨箅子对齐,从而完成了精准定位。紧接着,连接这个雨箅子的排水管网的点位、坐标、地面高程等信息就在系统中清晰显示出来。
另外在新建小区规划设计时,地下管线的规划设置也至关重要。有了这套系统,给排水管如何布置,电力、通讯线路怎么安排,只要通过该套系统就可以生成相关数据,大大方便城市规划建设。如果遇到道路改扩建或者整治提升项目,管理部门接到申请后,技术人员也能通过系统从不同角度清晰查看周边地下管线排布情况,利用横断面分析、开挖分析等功能提前计算开挖土方量、调整相关涉及管线,提前制定预案。
管道运行将实现动态监测
城市地下管线三维立体图虽然好用,但仍属于静态被动式监测系统。在城市副中心发布的“十四五”时期城市治理规划中,对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和服务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逐步对城市重点类型管道、井盖加装传感系统,探索AI+机器人技术在管道维修探测中的应用,实现对管道系统、有毒有害气体、井盖异位等实时监测管理。
接下来,城市副中心将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采集水、电、气、热、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线的设施和实时运行状态信息,搭建城市安全运行监测平台,实现城市系统风险的及时感知、早期预测预警和高效处置应对,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主动式保障。
通州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前端感知设备,结合已经建成的政务云资源、地下管线三维平台和城市三维数据,城市副中心将建设城市公共安全数据库,构建燃气、供水、排水等各专项风险研判数据模型,为城市安全风险预警提供精细化分析手段,实现智慧化分级预警,并根据预警类型和等级启动相应级别响应措施,实现高效应急联动处置。
未来,城市副中心将实现全境域地下管线一张动态监测立体图,覆盖全区完备的地下管线数据,配合现场查看和技术指导,有效避免因施工导致的地下管线破坏。另外,对燃气、综合管廊等城市生命线安全风险实时监测、分级预警和联动处置,有效提升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实现城市安全管理从被动反应向主动保障、从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从静态孤立监管向动态连续防控转变,全面提升城市的安全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