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发展|河北:扭住“牛鼻子”,拓展协同发展新格局

   时间:2021-11-27 17:24 来源:河北新闻网评论:0

  扭住“牛鼻子”,拓展协同发展新格局

  列车驶过张家口市怀来县京张高铁官厅水库特大桥。(河北资料片) 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进入中央单位和相关地区协同发力的关键时期。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精准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支持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推进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大推进北京研发河北转化力度”……如何紧紧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不断拓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代表们展开热议。

  ●有序承接、错位发展

  引导承接向重点区域和重点平台集聚

  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河北省精准打造了“1+5+4+33”重点承接平台体系,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便是重点承接平台之一。

  “2014年至今年10月,示范区累计开工北京项目226个,总投资2563亿元;完工北京项目127个,总投资115.86亿元;签约北京项目452个,协议总投资5726.96亿元。”唐山市委常委、曹妃甸区委书记侯旭代表介绍,北京大项目、好项目加速聚集,带动了曹妃甸这座滨海新城的产业转型升级。

  “党代会报告提出,紧紧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加快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曹妃甸要做‘三区一基地’建设的排头兵。”侯旭代表表示,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曹妃甸区将进一步提升平台承载能力,发挥沿海特色优势,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吸引央企、京企投资项目和科技、贸易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向曹妃甸聚集,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高质量发展。

  立足河北省“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承接质量和水平需要不断提升。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永君代表表示,河北省将引导承接向重点区域和重点平台集聚发展,指导各地有序承接、错位发展,避免各市县同质化竞争。

  “未来,河北省将突出抓好重点区域承接,确保承接产业疏解工作取得新成效。”杨永君代表表示,省发改委将推进雄安新区集中承载地建设,落实户籍、医疗、社保等政策,落地实施一批标志性疏解项目;支持张北地区承接冰雪装备制造、冰雪旅游等重点产业,推动首都“两区”建设迈上新台阶;支持廊坊北三县按照“四统一”要求加快推进与北京通州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曹妃甸区、渤海新区等重点承接平台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路网建设,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水平,提升承接平台能级。

  ●京津研发、河北转化

  形成京津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新局面

  一提到沧州渤海新区,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石油化工、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

  这几年,新区全力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在实现传统产业延链补链、升级转型的同时,引入新的产业,生物医药、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转化、文化旅游由无到有,由小到大,构建起立体化的临港产业体系。截至目前,渤海新区共承接北京项目166个,总投资593.26亿元;天津项目81个,总投资198.4亿元。

  新产业的成长,离不开协同创新平台的助力。沧州市委常委,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华峰代表介绍,渤海新区加快推进南开大学绿色化工研究院分析检测中心CMA和CNAS资质认证,加快建设清华大学天津高端院分院,与京津冀30多个实力院校所实现产学研用合作。“我们近期正在与北京化工大学深入对接,谋划建立北京化工大学沧州科创基地,全力打造京津研发、新区中试、全域产业化的协同创新体系。”

  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大推进北京研发河北转化力度,加快人流、物流、人才流、信息流等要素市场一体化。对此,代表们纷纷表示,河北省各地应进一步聚焦京津创新资源与河北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点,加快形成定位清晰、分工明确、开放共享、协同一体的协同创新格局。

  “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协同创新实现新突破。河北省吸纳北京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853亿元,是“十二五”总量的4倍。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龙奋杰代表介绍,为切实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转化为河北省创新发展优势,《河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做了专章部署,更加突出“三件大事”深入推进带来的创新实效。

  “全面深度对接京津高校院所技术和专家资源,打造承接京津成果转移转化的载体平台。”龙奋杰代表表示,“十四五”期间,河北省将紧扣“京津研发、河北转化”,以环京津科技园区为重点,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中试基地、打造一批成果转移转化承载高地、培育一批环京津协同创新增长极,推进河北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加强三地技术市场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形成京津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新局面。

  ●政策共享、共认互通

  构建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体系

  “‘链长制’,是我们今年实施的一项新举措,重点解决京冀产业链对接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廊坊市副市长、临空经济区(廊坊)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丁凌代表提到的“链长制”让人耳目一新。

  当前,廊坊临空经济区正通过实行“链长制”,明确产业主导方向,围绕产业深化推进区域建设和区域配套,促进各个链条与北京大兴产业链、配套链和服务链的无缝衔接和错位发展,实现与北京一体化的链条发展。

  “党代会报告提到,推进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作为我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域设立的临空经济区,我们注定要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突破更多限制。”丁凌代表表示,他们将在营商环境改善、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高端高新产业开放发展、区域协同开放等领域,进一步创新跨区域协同机制,谋划打造京津冀一体化征信体系和政务服务“同事同标”,促进全球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在廊坊临空经济区高度集聚,力争种出产业发展的“高产田”。

  体制机制改革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制度保障。代表们纷纷表示,要聚焦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动三地共建土地、人才、数据、产权、资金、技术等一体化区域要素市场,加快科技要素、资质认证、市场准入和政府服务等与京津实现政策共享、共认互通,构建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体系。

  杨永君代表表示,河北省将携手京津,进一步健全市场一体化监管机制,加快推进标准互认,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环境联防联治、生态补偿、基本公共服务、信用体系等领域,力争先行开展区域统一标准试点。同时,充分发挥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等政策创新平台作用,推出一批创新性的改革举措,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用改革创新的硬举措,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软障碍。(河北日报记者李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天天快报
每天新鲜内容播报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