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为廊坊点赞】18年保护传承 擦亮“廊坊非遗”品牌)
图为孩子们正在上非遗皮影戏公益体验课。
秸秆扎刻、景泰蓝、核雕……这些丰富多样、具有廊坊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被人熟知,这些历史的沉淀、传统文化的基因也让大众近距离感受到传统非遗的魅力。这一切,都得益于廊坊市在更大范国内、更深层次上展开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
18年不懈努力,挖掘整理3000余非遗线索
自2004年开始,我全面市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过全面大量的普查调研和搜集,共挖掘整理了3000余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线索,历经18年不懈努力,通过抢救扶持、保存复原、宣传推广等措施加强保护和传承,成功申报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22项、省级115项,国家级项目总数居全省第二。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7名,市政府已公布七批市级名录共377项,命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19名。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健全并不断扩大。
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任利红介绍:“从2007年至今,我市2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先后申报并争取了中央专项资金共计1400万余元。从2012年开始,省、市财政分别设立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我市争取了省级专项资金300万余元,下拨市级专项资金800万余元,用于非遗传承保护和开展传习活动。”
推动非遗项目区域交流 构建京津冀文化生态圈
“政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得非遗项目能够走出去,作为廊坊非遗传承人,我感到很骄傲。”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传承人钳海强说。
交流促进友谊,共享推动进步。我市充分发挥“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平台作用,开展非遗项目区域交流,构建京津冀文化生态圈。
举办京津冀“京东大鼓会”、飞叉交流展演大会、“吉风遗韵”传统音乐交流研讨会;在北京王府井工艺美术博物馆举办“匠艺—北京海淀、河北廊坊非遗项目联展”;多次参加京、津群众文化体育节,“通武廊”文化交流季、非遗交流体验活动;参加京津冀传统工艺暨文化创意产品展览展销会……这些活动极大促进了非遗资源区域间共享交流。
搭建更多平台 让“廊坊非遗”走出去
2012年,有着“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之称的冀中民间传统乐会之一的固安县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屈家营音乐会”赴台湾开展交流演出;2013年,霸州胜芳南音乐会、文安里东庄音乐会赴山东枣庄参加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荣获最佳传承奖;2017年,安次区“重阁会”参加中宣部和文化部主办的“2018新年戏曲晚会”,走进国家大剧院。
“为了促进我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给大家搭建了更多的平台,让廊坊的非遗走到各省各市,走到各个国家,让世界来了解廊坊的非遗。”任利红说。
艺术无国界,文化有共识。近年来,我市非遗项目多次走出国门,先后到美国洛杉矶、马来西亚吉隆坡、匈牙利布达佩斯、波兰华沙等地展示廊坊文化魅力和精神风采。
廊坊第什里风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艳强说:“2016年和2017年,我跟随河北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两次到过台湾。2018年,我还跟着市委宣传部到匈牙利和澳大利亚参加了展览展示活动。让廊坊非遗走出去,让更多人领略到其独特魅力。”
任利红表示:“今后,我们还会为廊坊非遗项目搭建更多的平台,让非遗进校园、进军营、进企业,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