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北京冬奥会国际赛事测试赛的首场比赛——“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落幕。10月5日至12月31日,北京冬奥组委将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8个竞赛场馆举办10项国际赛事、3个国际训练周和2项国内测试活动。
北京冬奥会国际测试赛规格高、规模大,赛事将如何举办?如何将举办测试赛和筹办冬奥会“一体推进”?
10月8日,国家速滑馆内,工作人员在赛前进行浇冰。图/IC photo
精心做好赛事组织,提升各方参赛体验
10月5日,北京冬奥会运行指挥部召开首次调度会。会议指出,“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是北京冬奥会赛前最后一次全面实战检验的机会,对于积累赛时防疫与运行经验,如期安全顺利办赛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提出,要精心做好赛事组织,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服务,提升各方参赛体验。做好每日复盘评估和问题整改。加强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的沟通磋商,不断提升办赛能力和水平。
全面检验赛时运行各项准备工作
记者获悉,为保证国际测试赛安全顺利举办,北京冬奥组委陆续组织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专家完成了对场地的考察认证;逐一与各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召开测试赛评估会,通报了赛事筹备情况;着重就赛事日程、签证邀请、入境程序、远端健康监控和比赛期间闭环管理要求等各环节事项交换意见,明确各方职责及合作事项。
这次测试赛,检验场馆设施、锻炼运行团队、积累办赛经验、磨合工作机制、落实属地保障、测试运行指挥是贯彻始终的测试目标。
“此次,我们提出了开展全要素测试的要求,即按照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运行标准,全面制定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面检验赛时运行各项准备工作。”北京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部长姚辉表示。
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即将举办
10月10日,为期三天的“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在国家速滑馆结束。赛事设12个小项,共有来自中国队、韩国队和荷兰队的20多名运动员参赛。国家速滑馆在场馆运行、竞赛组织等方面,都按照奥运会赛时标准进行保障。
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常务副主任周秋瑞介绍,此次测试赛,场馆运行的每个人都按照奥运会赛时标准要求自己,技术、竞赛、体育展示团队均积累了很多经验。
场馆严格落实所有来华人员的闭环管理工作。10月13日和21日,首都体育馆将分别进行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和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的比赛。
国家速滑馆内设置的媒体工作和休息区。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看点1:全要素测试
各团队按冬奥会赛时岗位进行演练
“此次测试赛,在场馆设施收尾、团队人员配合、机制磨合优化、重点业务工作方面都设置了目标要求。”姚辉介绍,在场馆设施收尾上,各场馆团队正按冬奥会标准梳理、搭建临时设施,配备调试技术设备,希望借测试赛对设施设备进行检验。在人员配备上,各团队正按冬奥会赛时的岗位和职责进行演练,以确保场馆职责明晰、运行顺畅。
在机制磨合优化方面,各赛区组委会、场馆团队将对“双汇报”机制进行演练,模拟赛时开展事件跟踪、信息报送、指令发布、属地协调等工作。北京冬奥会运行指挥部正在按已明确的运行指挥体系加紧各项准备工作。目前,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已启动运行,测试赛期间除指挥测试赛赛事运行外,还将和国际奥委会等同步开展各种培训演练,以期更好达到运行就绪状态。
“在重点业务工作方面,我们积极配合欧米茄公司计时记分人员工作,对冬奥赛时技术系统进行演练,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个别场次赛事组织观众观赛,开展体育展示和赛事服务测试。”姚辉介绍,除了对技术系统和赛事服务的测试,他们还通过对国际赛事进行转播,加强与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的沟通交流,校准转播机位、检验转播质量;对注册、抵离、交通、安保等全局性工作开展专项测试,积累赛时运行经验。
看点2:高规格比赛
预计2000余名境外运动员、技术官员等来华参加
姚辉介绍,与今年上半年的雪上项目和冰上项目测试活动相比,本次测试赛主要有四方面特点,即赛事规格高、规模大;疫情防控压力大;统筹协调更复杂;社会关注度高。
此次测试赛中,有的赛事是资格赛、积分赛,将采用冬奥会赛时的计时记分系统。这些赛事也是各参赛国家和地区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前熟悉赛区气候和比赛场地的最后机会,各方积极性较高。目前,预计将有2000余名境外运动员、随队官员和国际技术官员、计时记分专业人员等陆续来华参加各项国际赛事和训练周。
同时,此次测试赛的10项国际赛事,基本是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赛历赛事,要严格按照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规则办赛,有些赛事与冬奥会有着不同的要求。
“我们既要把握测试赛与冬奥赛事的统一与连贯,又要认识到两者的区别,把测试赛筹办完全纳入冬奥会筹办工作总体计划中,一体推进。”姚辉说。
作为北京冬奥会前最后一次全面实战检验,本次测试赛的海内外影响力将远大于今年上半年的国内测试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计划将对重点赛事进行全国电视转播,并向国外提供部分电视信号。
看点3:疫情防控
所有来华人员在华期间全闭环管理
按照北京冬奥会运行指挥部首次调度会的要求,疫情防控是这次国际测试赛的重中之重。会议要求,严把入境关口,对入境涉奥人员落实好远端防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严格闭环管理,坚决筑牢“外防输入”的屏障。按照赛时防疫标准,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坚持细节为王,配足防疫力量,加强环境检测和消杀,抓实抓细各项防疫措施。冬奥防疫与城市防疫无缝对接、一体推进,确保赛事和主办城市安全。
为确保赛事安全顺利,组委会严格落实赛时疫情防控各项措施,逐赛事、逐场馆制定符合赛事要求和场馆运行特点的防疫方案,在办赛的各个环节从严从实从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和测试工作两手抓。
姚辉介绍,各赛区组委会和场馆团队,按“一场一策”“一馆一策”要求,不断细化人员流线,强化闭环管理安排。各竞赛场馆闭环管理防疫方案从衣食住行、训练比赛、颁奖采访、防疫消杀等各个环节,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都做了全面分析,制定相应预案。
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副主任黄春介绍,加强远端防控的政策包括所有境外人员来华前均需要开展健康监测。北京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等国际组织,积极倡导境外人员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规定的核酸检测,来华参与测试赛。
同时,实施闭环管理,所有来华人员入境后,均在口岸接受严格的检验检疫,在华期间直至离境均在闭环内,严格执行全流程、点对点、全闭环管理政策。闭环内,参与者只能在比赛场地间活动,参加与本人训练、比赛和工作等有关的活动,每日需要接受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闭环内将使用专用交通系统。
在坚持常态化防控方面,所有境内外参与人员在测试赛期间均全程科学规范佩戴口罩,严格执行勤洗手、清洁消毒、咳嗽礼仪、保持社交距离等常态化防控要求,同时接受监督,服从引导。
黄春介绍,通过本次国际测试赛,北京冬奥组委将进一步摸索疫情防控规律,评估防疫措施效果,结合全球及我国疫情形势变化,不断查漏补缺,优化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疫情防控方案,全力保障赛事安全和境内外冬奥会参与者以及主办城市人民健康。
进入国家速滑馆前要进行测温。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解读
如何将举办测试赛和筹办冬奥会“一体推进”?
未来三个月,在北京、延庆、张家口陆续举行的各项赛事,都是规格较高的国际赛事。但同时,“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2021下半年测试赛也是北京冬奥会筹备过程中的测试活动。
测试赛和冬奥会的筹办如何有机结合?姚辉表示,测试赛的举办和冬奥会的筹办是一体推进、统筹安排的。
通过测试赛锻炼以场馆为单位运行赛事
“就拿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来说,这是它第一次在正式的国际赛事中投入使用,在硬件设施、办赛队伍的磨合上,可能有各种不足。”姚辉说,通过办赛全面检验设施设备、锻炼队伍,进一步发现冬季项目大型赛事的办赛规律,都是在为奥运会积累经验,以提高办赛水平。
姚辉还介绍,测试赛在奥运场馆举办,既要尊重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办单项世锦赛、世界杯的规律,又要遵守国际奥委会的规定。“这两个有时会有矛盾,不能说为了办世界杯、世锦赛,按照单项体育规则操作得特别熟练,但奥运会的规则不熟悉,这就背道而驰了。”
另外,姚辉还介绍了场馆运行方面,奥运会比赛和大部分国内比赛的不同之处。
“以场馆为单位运行赛事,是历届奥运会的基本组织模式,这与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模式不一样。”姚辉提及在西安举办的全运会,他说,这些赛事的组织都是“竞委会”模式,由竞赛委员会、后勤委员会等来组织。
“我们不是这样‘条条的’,而是以场馆为单位‘块块的’,这就需要场馆人员、外围保障人员完全了解场馆内外的工作职责划分,因此需要通过测试赛去组织、练习。在场馆运行设计中,我们做场馆运行计划、场馆应急手册,都要按照冬奥会的要求设计。”姚辉说。
按照国际要求制定“测试矩阵”
测试赛和奥运会的联系有多紧密?
“人就不用说了,比如负责国家速滑馆测试赛的运行团队,就是奥运会举办时将要负责运行工作的团队。”姚辉说。
此外,他还介绍,所有测试赛都是按照冬奥会的竞赛来编排的。比如冰球国内测试活动,虽然是北京市的4支冰球球队在打比赛,但依然按照奥运会的竞赛组织、比赛单元、赛事时间安排,要完全模拟奥运会的赛事。这就是一体筹办、一体推进。
“再举个例子,比如测试赛都有测试要点,我们把所有赛事的测试要点汇总在一起就是测试矩阵,这些测试矩阵都是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结合国际单项组织的要求来制定的。”姚辉表示,总体来说,办测试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办奥运会。通过测试赛检验场馆设施、磨合场馆团队、摸索办赛规律,提高办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