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作为14亿多人口的大国,保障农产品供给、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本要求。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这充分凸显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端牢中国人饭碗的重大意义。
一、深刻认识保障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意义
新发展格局下开新局、迎变局、稳大局,保障粮食安全是基石。
1.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仓廪足天下安,衣食足知荣辱。”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粮食是国计民生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基石。“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粮食等农产品国际贸易有助于深化国际合作,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能依赖进口。一方面,国际粮食总贸易量有限,全球年粮食贸易总量仅占我国粮食消费量的1/2左右,国内需求难以倚重国际来满足,大量进口必然导致价格飙升;另一方面,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没有解决温饱问题。《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因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世界饥饿人口增至7.20亿—8.11亿人。大量进口粮食,“那就会引来污水泼身,政治上、外交上、贸易上都得不偿失”,增加国际舆论压力。只有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稳定社会大局,奠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不但如此,发达国家正以“白金战略”,从源头上控制别国粮食安全、粮食主权。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言,“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国家,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粮食正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武器。保障农产品的自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底气。
2.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证。“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障越充分,人民的获得感的成色就更足、幸福感就更可持续、安全感就更有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越能得到彰显。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进一步升级,不仅要求吃饱,更要求吃好。保障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在保障数量供给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让人们吃得饱、吃得好、吃得放心。”这既需要绝对保障农产品供给、粮食充足、人心安定,又要保证质量安全,让城乡居民“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健康”,过上高品质的生活。
3.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是应对风险挑战的重要支撑。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国际农产品价格飙升,部分产品涨幅超过50%。疫情加剧了全球农业生产与贸易格局扭曲,农产品供应链、价值链受阻,粮食成为各国紧缺的战略物资,部分国家捂紧了粮袋子,限制粮食出口。中国人的饭碗只能也必须端在自己人手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实际上,我国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足、物价平稳,谷物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正是因为充足的缓冲库存以及畅通的国内供应链有力保障了农产品供给,才没有引发抢购潮和涨价潮。我国居民生活安定有序,疫情防控有条不紊,粮食安全发挥了应对突发风险的“压舱石”作用。
二、深刻认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的形势
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农产品保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实、储备充足、供应充裕,市场运行和价格总体平稳。一是,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八连丰”,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率达到54%;粮食生产综合应灾能力不断提升,粮食受灾面积逐年下降。二是,中国粮食安全得到基本保障。我国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2020年8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稻谷和小麦库存量位居全球第一,分别达到或超过全年生产量。按照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9年全球粮食安全指数排名,中国位居113个参评国家和地区第35位,食物总体供应、可获性、质量与安全三项分指标得分显著超出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三是,中国人端牢自己饭碗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一方面,占世界人口近1/5的中国端牢自己的饭碗,有力回击了“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这本身就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贡献;另一方面,中国主动分享粮食安全资源与经验,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全球饥饿问题,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国际紧急粮食援助,帮助受灾国和发展中国家纾危济困,为稳定世界粮食生产和供应作出了贡献,展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交锋碰撞,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内粮食消费需求尚未达到峰值、刚性增长态势延续,且资源环境面临的“硬约束”趋紧,粮食供需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仍将处于脆弱的紧平衡状态,保障农产品供给面临许多新挑战。一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受资源约束影响较大。受制于“人多地少水缺”的资源禀赋条件“硬约束”,未来中国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空间有限,人口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致每年粮食供求缺口约1亿吨,国内粮食增产仍将高度依赖农药化肥的高投入及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加重、地下水开采过度,资源环境这根弦越绷越紧。这不仅会增加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风险,也会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二是,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粮食生产关键核心技术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部分粮食品种的单产水平相对偏低,大豆、玉米的单产量不足美国的60%,生猪、奶牛、肉牛品种性能指标落后发达国家10年。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相比发达国家也存在明显不足,国际上跨国种业已进入常规育种+生物技术+信息化育种4.0时代,我国仍处在以杂交选育为主的2.0时代,部分品种的种质资源高度依赖国外进口。三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仍然不高。各地落实粮食生产责任,防止耕地“非粮化”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人工成本和生产资料成本仍将不断上涨,粮食价格倒挂或将成为常态,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出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和落荒现象。大棚房、违建别墅、乱占耕地建房等乱象屡禁不止,破坏了基本农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耕地19.18亿亩,逼近18亿亩红线,耕地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四是,北粮南运加剧了粮食安全保障风险。中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趋势愈发明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是南粮北调,现在是北粮南调。”这种情况不仅极大地增加了粮食主产区的资源环境压力,降低了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生产积极性,而且一旦粮食主产区发生重大疫情或遇到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将极大地增加粮食安全保障的风险隐患。
三、采取切实举措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在新发展格局下,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端牢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必须树立大农业观、大粮食观,居安思危、备豫不虞,强化政策支持,提升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验的能力,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1.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藏粮于地,装满中国人饭碗。要充分用好国内市场、国内资源。坚决守住18亿亩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决杜绝土地落荒现象,加强耕地用途管制,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推动构建多元化筹资机制,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和金融资本积极参与,把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全部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提升耕地质量。持续开展“稳口粮、稳大豆、增玉米”行动,扩种南方双季稻、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扩大东北和黄淮海玉米和油料种植面积,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粮食损失浪费主要在餐桌、仓储、运输和加工等环节,要完善减少粮食损失浪费的制度体系,加强粮食仓储和流通设施建设,提高粮食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四散化”运输的比例。
要用好国外市场、国外资源,借鸡生蛋。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加快培育大型国际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加大向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农业投资力度,增加国外粮食供给,减轻国内资源压力。抓住机遇,加快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经贸布局,以农业为杠杆推动构建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争取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定价权、话语权,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业贸易规则体系。
2.加快发展智能农业,藏粮于技,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在劳动力短缺条件下,解决谁来种地问题需要加快发展农业人工智能。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替代农业劳动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千兆光网、5G、移动物联网进村入农。加快研发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智能农机技术、智能测土施肥技术,加快农业传感器、农业无人机、农机北斗导航等农业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升级,大幅提高粮食生产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健全农业风险预警机制和防治体系,提升粮食生产领域抵御自然风险和防范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能力。加快生物技术、数据科学、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智能装备等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农技推广人员农业物联网、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技术培训,提高农业技术服务能力。
3.深入推进种业创新发展,藏粮于种,确保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确保种业安全,“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要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持续发挥品种改良对提高粮食单产的作用。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加快实施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构建种业全产业链创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拓宽融资渠道,促进种业规模化发展,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企业;加强与国外种子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缩小玉米、大豆、生猪、奶牛等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确保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4.加强制度建设,藏粮于政,端稳端牢中国人饭碗。进一步压实党委、政府责任,有效落实党政同责、中央地方共责,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落地;继续健全完善以农民收入性补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为代表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进一步提高财政补贴的效率,挖掘政策潜力,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制定国家“十四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深入推进“三品一标”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放心。加快推动立法修规工作,着力推进《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粮食安全责任,推动国家粮食安全治理现代化。
课题组成员:
刘洪银 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王淑娟 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