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学。
天津美术网讯 据中国书法家协会消息,全国第二届“邓石如与清代碑学书法”学术研讨会论文评选工作于2016年3月11日在合肥评选结束,经过评委会、监委会认真有序的初评、复评、终评,评出入选论文32篇。其中天津著名书法家、评论家,《天津美术网》首席评论员王炳学以论文《从诗联看邓石如气象胸次及对晚清碑学的风格影响》入围。
中国书法家协会将评审结果予以公布。并提出,如发现入选论文已公开发表,或存在抄袭、剽窃、代笔等情况者,自公布之日起,7日内请联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研究部。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该论文入选资格,并按相关规定做出处理。 联系电话:010—59759583,联系人:刘照剑。
王炳学。
王炳学,别署墨雨轩主,师从王全聚先生和顾志新先生。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印社社员,《天津美术网》首席评论员,顾志新书画印艺术工作室学术主持。
书法作品入展:天津市第七、八届书法篆刻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书画提名展;拜访孔子、拜访孟子、拜访老子、拜访孙子书法提名展;《天津日报》创刊65周年书画展。被国家海洋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论文入选及获奖:论文入选2009年天津市“天津书法六十年征文”;在第四届“性灵派”全国书法展获“随缘书谱奖”;入选第二届全国新文人书法研讨会;入选第三届国际书画艺术发展论坛。有多篇论文在《中国书画报》、《书法报》等专业报刊发表。
出版专辑:出版有个人书画评论及论文集《墨雨心痕——王炳学书画评论及论文简辑》。
王炳学书法作品:《积学储宝》
王炳学书法作品:《天道酬勤》
亦文亦书 清风雅韵—记书法家、艺术评论家王炳学
全国第二届“邓石如与清代碑学书法”学术研讨会入选论文作者名单(32篇)
作者姓名 |
题目 |
省份 |
张雷 |
邓石如与江宁梅家交游考论 |
安徽 |
张朝阳 |
从几则题跋看梁巘与邓石如 |
安徽 |
夏冬波 |
邓石如与汤扩祖交游考略 |
安徽 |
桂雍 |
中国书坛的奇迹——邓石如
与林散之成功之路探微 |
安徽 |
张斌海 |
使刀如笔 印从书出——浅析
邓石如、包世臣书论对吴让之
刀法的影响 |
安徽 |
张志一 |
“邓石如研究”三十年
(1985—2014):相关数据分析 |
北京 |
王守民 |
从包世臣《国朝书品》看邓石
如行书创作审美观 |
福建 |
李吾铭 |
吴大澂抚粤期间幕府学术
活动考述 |
广东 |
王梦笔 |
清晚期碑学思潮下隶书发展
状态的转型和影响 |
河南 |
何朝波 |
破古出新 毁我塑我——试析
邓石如碑学背景下对篆书的发展 |
湖北 |
王文超 |
论包世臣与何绍基北碑书学观
之异同 |
吉林 |
侯平 |
诋邓石如书“不合六书之旨”
非翁方纲考 |
吉林 |
闫章虎 |
关于邓石如历史定位的再思考 |
吉林 |
王友良 |
邓石如与苏州的书事札记 |
江苏 |
邵宁 |
传承 雅化 变革——以
杨沂孙为视角看邓石如书法
的东传与嬗变 |
江苏 |
汤传盛 |
邓石如经典建构的范式意义
——论清代艺术话语权的转捩 |
江苏 |
王健 |
包世臣书论中“用曲”说辨析 |
江苏 |
王维 |
关于邓石如篆刻艺术的分期 |
江苏 |
杨鹰 |
邓石如篆书取法与风格及其
对近代碑学书法影响探赜 |
辽宁 |
王晓光 |
论邓石如篆、隶书 |
山东 |
吕文明 |
古法的复活:清代碑学
运动的实质——兼论邓石
如的碑学实践 |
山东 |
杨天才 |
晚清碑学影响下的文人书
家碑帖审美嬗变考察——以
杨守敬、莫友芝、沈曾植为例 |
山西 |
刘天琪 段惠子 |
翁方纲与“前碑派”及相关问题 |
陕西、上海 |
苏叶 |
包世臣《完白山人传》的
得与失 |
四川 |
樊琪 |
从清代学术视角看邓石如
的成就 |
四川 |
王炳学 |
从诗联看邓石如气象胸次
及对晚清碑学的风格影响 |
天津 |
尚磊明 |
博雅弘儒 朴健笃茂——邓派
书家张惠言述略 |
浙江 |
徐煜 |
论清代碑派书风与邓石如
八分书之关系 |
浙江 |
宋亮
王晓亮 |
试论“邓派”篆书在当代书法
高等教育中的价值 |
浙江 |
孙强 胡长春 |
邓石如文化修养研究 |
重庆 |
宋立 |
藉甚不渝,人亡业显——乾嘉
学者篆书观念及邓石如篆书
接受问题研究 |
重庆 |
贾锦涛 |
“中实”论——以邓石如
篆隶书为例 |
重庆 |
中国书法家协会研究部
2016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