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穆文体
京津冀五体书法三十家提名展9月10日天津开幕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2017-09-04 16:40:37

鉴古开今——京津冀五体书法三十家提名展

这里有一串书法家的名字,他们多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乃至七十年代,他们的成长历程正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书法发展的历程。从传统书法艺术的复苏到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他们都经历了、参与了。他们用自己的反复思考和不断实践,成就了一段书法艺术在当代的精彩,并且这段精彩如今正影响着很多对书法艺术无比钟爱、痴迷的人。他们是:刘洪彪、杨明臣、任云程、张建会、王增军、刘俊京、胡秋萍、邵佩英、李峰、郝金宝、王学岭、张继、刘洪洋、崔寒柏、王厚祥、冯宝麟、傅亚成、李国胜、刘月卯、刘京闻、陈海良、李有来、龙开胜、崔胜辉、周剑初、李明、郝军、王墉、张志庆、徐右冰。

这三十位书法家,如今分别聚居在京津冀三地。他们有着非常一致的共性,那就是都曾深入到中国历代书法经典中去“扎马步”,用自己的心灵去探究传统、领悟传统,打下了坚实的笔墨根基;又都不肯屈就于传统的束缚,紧贴时代脉搏,遵循自己对艺术的理解走着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于是,在他们笔下篆、隶、楷、行、草各领风骚。他们的书风都具有当今时代的属性和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却又迥乎不同。

其实造成这种不同的,除了他们自身的性格、学养、爱好之外,还有地缘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

从地缘的角度看,京津冀是血脉相连的。一座燕山一座太行,把它们统到了一处。京津冀自古以来便是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重要区域之一,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特色鲜明。三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造就了三地的文化一脉。然而,京津冀三地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仍然存在着一定差异,近现代以来的发展与定位更是不同,对于传统艺术的继承和演变情况也各不相同。北京都市文化的先进性、天津码头文化的包容性、河北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也为三地的书法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养分和发展空间。从书法艺术来看,三地书法家的作品就分别形成了不同的个人风貌和地域风格,各有所长、各具风华。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自此,三地的关系日趋紧密、经济文化的交往也日趋频繁。携手共进、和而不同、优势互补成了三地文化发展的新内涵,书法艺术作为文化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

此次在天津美术馆举办“鉴古开今——京津冀五体书法三十家提名展”,组委会邀请上述三十位书法家每人提供了六件参展作品,共计180件作品。他们深入传统的硬功夫、走出碑帖的新变化,都彰显于这些作品之中。

展览按五种书体明确划分出篆、隶、楷、行、草五个板块展出,其匠心之处在于遵从着汉字的书体演变顺序。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标准汉字,随着人们不断更新的书写需求而逐渐完成的这一漫长的演变,被挂在展厅里,给人以浓缩了时空的历史感。从率真古朴到堂皇富丽,从轻拢慢捻到汪洋恣肆,从清新舒卷之姿到高山坠石之力……中国书法艺术走过的路,三十位书法家在用自己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着、折射着。这三十人虽身在京津冀,却都是当今书坛很有影响力的精英骨干,都是某一种书体的代表性人物。当他们以总体面目呈现时,从某个角度说,也是当代书坛发展的一个缩影。因为他们的作品在传统范式和时代书风的结合上都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参照意义。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