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穆文体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在天津美院举行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2017-10-26 16:04:21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刚健含婀娜-王颂余早期山水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10月23日在天津美术学院举行。

    天津美术网讯 10月23日上午,由天津市美术家协会艺术理论委员会、天津美术学院科研处、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书画报社联合主办,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天津美术网协办的“刚健含婀娜-王颂余早期山水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在天津美术学院举行。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李耀春,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杨德树、王振德、霍春阳,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专委会名誉主任纪振民,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专委会主任、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姬俊尧,天津画院原副院长晏平,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杨沛璋,中国书画报社社长何东,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杨健君、李旭飞、魏云飞、方勇、闫勇,天津金带福路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张养峰、天津美术网总编包仲川等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结合正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王颂余早期山水画作品,主要围绕王颂余先生的艺术思想、教学思想与理念、艺术创作上的观念和笔墨精神,进行了探讨和解读。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王颂余
王颂余

    王颂余(1910.7-- 2005),著名书法家、山水画家。原名王文绪,又名王为,斋室名曰:安素阁、易简楼。天津市人,1927年天津汇文中学肄业,1934年受业于章(太炎)氏国学讲习会,1936年先后从溥心畲(溥儒)、刘子久学画,1938年从溥默公(即爱新觉罗·溥修)学书法,古典文学曾受业于章太炎、闻一多、裴会川。早年在银行工作,1949年曾在天津津沽大学中国文学系任讲师,1958年后历任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教师、教授。生前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2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南开大学分校兼职教授。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中国画《把余粮卖给国家》、《凯歌黄金路》、《滦水清兮清且甘》(与白庚延合作)分别入选第二、四、六届全国美展。作品选送日本、新加坡、美国、西德、芬兰等国家展出。1984年作为中国书法家代表团成员赴日本参加中日书法联展和交流。出版有:《中国画技法述要》、《王颂余书画选》、《王颂余书画艺术》、《困学偶记》等,论述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书法结体探津》等。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刚健含婀娜-王颂余早期山水画作品展”研讨会由喻建十、路洪明担任学术主持。

   研讨会由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喻建十、路洪明担任学术主持。首先,路洪明介绍了正在举办的王颂余早期山水画作品展情况以及举办这次研讨会的目的与意义。喻建十系统地回顾了王颂余先生求学的过程,从传统山水画到新山水画衍变的过程,从深厚的传统功底到具有生活气息、时代气息的发展过程。王颂余先生的作品虽然源于北宗,但是在刘子久、溥心畲二位先生的影响下,他的山水画形成了文气儒雅的风格。其艺术特点是“以书入画,以画入书”,艺术表现追求“重、拙、大”,其山水画在刻意表现北方山水风情的基调上追求“质健为妍”的书画艺术境界。天津

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喻建十在研讨会上发言。

    喻建十:“刚健含婀娜-王颂余早期山水画作品展”主要是展现了王颂余先生早期的作品。我想,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这个展览的初衷是想研究王颂余从很深厚的传统功底向很有生活气息、反映新时代山水画的过程。

    王颂余先生在他十岁的时候开始学习书法,然后学习绘画。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湖社画会刘子久先生在天津办班时,王颂余得以进入学习班,与刘子久学习绘画。王颂余与溥心畲的师徒关系是由于著名中医、书法家萧龙友先生引荐。鉴于萧龙友先生与王颂余的祖辈父辈的朋友关系,1938年前后,王颂余与溥心畲开始学习绘画。后来,在上世纪40年代中期,在与溥心畲一同办展览的时候,其书法作品被溥修相中。展览中,溥修询问王为是谁?经溥心畲介绍,王颂余与溥修学习书法。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王颂余自小就建立起以文化报国的想法,一直要学习。可是由于家庭的原因,他初中毕业之后,就被迫去了银行工作。在银行工作期间,又有幸随王守会去北京清华大学蹭课,听闻一多先生讲学。期间,受益良多,受益匪浅。此后,一心想要学习的他与闻一多先生保持了多年的师生关系,一直持续至闻一多南迁为止。

    在绘画技术上。王颂余是师从刘子久、溥心畲的。刘子久、溥心畲是北宗山水画的杰出代表。二位画家恰恰是把北宗的霸悍、恣肆、张扬都画含蓄了。王颂余恰恰是接受两位老师的熏陶,具备了文史的涵养。他的画虽然源于北宗,但是与北宗相比,画的比较文气了,比较儒雅。形成了呈现出了现在的面貌。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杨德树在研讨会上发言。

    杨德树:本次“刚健含婀娜-王颂余早期山水画作品展”展现了王颂余先生的治学和精神思想。王颂余先生是一位追逐时代的艺术大家。他人品高尚,修养深厚,在艺术上孜孜以求。曾追随刘子久、溥心畲先生学习传统国画。他在多年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取法乎上,定位严谨,紧跟时代,立在创新。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观看本次展览的作品,首先看到的是古典的山水,名山大川。但是,细看又有着汽车和装载的货物,非常精到,笔笔到位。他将二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不跳跃、不孤立。起伏跌宕的大山是古典的,装载货物的汽车,以及画中的人物又是现代的。他的作品是他对生活的理解。根据国家的需要,体现时代的精神,表现国家蒸蒸日上的精神面貌。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王颂余先生的每一件作品都是认真的,充满着他对传统山水画的理解。在严格的山水画程序中,勾、皴、擦、点、染十分分明。他的每一张作品,从局部到整体,从意境到气韵,他的每一笔都“拖泥带水”,配合默契,以书入画,画面结构严谨得当,非常完整,极具示范性。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王振德在研讨会上发言。

    王振德:王颂余先生作为建国之后北派山水的绘画大师,对王颂余先生的艺术进行系统地树立是天津美术学院的责任。王颂余先生早期笔墨具有经典性、严谨性、创造性都令人震撼。这些与他的文化积淀是密不可分的。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在我心中,王颂余先生的山水画首先是文化山水画。当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代,其核心内容就是文化自信。王颂余先生在很早的时候,就系统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对国学的系统学习。他从小就有很强烈的文化报国理想。从四书五经中的学习,使得他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画论了如指掌,也练就了他深厚的文化修养。

    第二点,王颂余先生的山水画是仁智山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画心情的,是画自己智慧的思考。每一笔都讲究,笔笔到位,处处都是书法入画,画中有书,有着自己深邃的思考。蕴含着深厚的感情,甚至是全身的律动,在他的绘画当中没有一幅苟且的画,没有一幅应付之作。包括为学生画示范稿时都是非常认真的。提一个非常小的问题,王颂余先生都当做大事情去做。他的仁者之心、智者之心令人感动。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第三点,王颂余先生的山水画是时代山水。他是北派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他晚年的想法就是建立一个体系。就是以生活为中心,以生活为基地,临摹古人,写生创作,反复排列,不断地生化,为天津美术学院建立一个山水画的教学体系。他与时俱进,以太行山,晚年实现了自己的风格,追求重拙大的笔墨。

    所以说,王颂余先生的诗文书画造诣是非常深的,他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修养和拳拳的报国之心,成就了王颂余先生的艺术面貌。他要在作品中灌注他的激情、他的志向、他的灵魂。这些深深的影响着天津美术学院的后学。当好王颂余先生的学生实在是太难了。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姬俊尧在研讨会上发言。

    姬俊尧:我是从1959年入学,在天津美术学院学习。当时,王颂余先生是师范系的老师,而我是绘画系的学生。但是也和王老师有过接触。天津美术学院山水画创作的脉络是清晰的。当前,天津市有着众多山水画家。追根溯源,应该多数是源于天津美术学院。当时天津美术学院的国画教学就是刘君礼、王颂余二位先生。两位先生是两条支流。两条支流在天津美术学院汇聚成一条主流。一条是刘君礼老师传承的张大千脉络,一条是王颂余先生传承的溥心畲脉络。所以说,“南张北溥”在天津美术学院深深的扎根,同时也形成了当前天津市山水画的面貌。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纪振民在研讨会上发言。

    纪振民:我曾经在天津美术学院学习四年。在学校的时候,虽然王颂余先生没有教过我,但是他的画,我是非常喜欢的,他的画有思想,有内涵,对我们当时的学习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我觉得,王颂余先生这一代的老师,很多人在为人,为师、为艺都是典范。在天津市有着一批这样的老师。这是天津市的精神财富,是天津的宝,全国的宝。对于这种崇高的艺德、师德是非常值得发扬的,而且是必要的。这为现在的年轻人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我在天津美术学院毕业之后,由于工作的原因与王颂余先生逐步的接触多了起来。当时,我在天津市少年宫教课。王颂余先生年纪已经不小了,是非常有名的大画家了。经常是一个电话,他就到天津市少年宫指导小孩。那时候,他告诉我,准备一个画板,立着的画板,方便为小孩们做示范。甚至,他要多次和我重复要立着的画板,担心我忘记了。他指导孩子们的耐心劲,更像是一位谆谆教导的老爷爷。从这个简单的事情可以看出,王颂余先生是一位淳朴的老先生,他为人高尚。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霍春阳在研讨会上发言。

    霍春阳:在天津美术学院的师资队伍里面,王颂余先生是一位很有资历,很有学养的老先生。他的艺术道路走的很正。无论是南宗、北宗,王颂余先生走的是正宗。我看了今天展出的作品后,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气象依然感觉着不过时。记得,在很早之前,王颂余先生讲座,讲出新的问题。当时我非常年轻,就感觉王老师还谈什么出新啊,他的画是实在是太旧了。那时候的我是崇尚革新的,就会感觉王老师的作品是守旧的。可是,现在看来,当时是我认识的太肤浅了。他当时讲的出新,与别人的立场、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他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出新的,是有新意的。他的作品中,有笔墨,又有时代感。这就是王颂余先生讲的出新,是正统的出新。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王颂余先生的学养、画面技巧,是我们远远无法达到的,是一座高峰。他深厚的底蕴造就了他是正宗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王颂余先生基本功扎实,这源于他受到了传统国学的影响,传统价值观的熏陶。他的作品中,没有斜的歪的,是正统的。他的笔墨功夫、线条含量,是我们后人不及的。他用笔到位,厚度、力度、节奏、虚实关系、天衣无缝。像老先生达到的这种水平,这种境界,我感觉现在的画家是不够的。现在的人,学养、修身,与王颂余老先生比起来是缺失的。我们没有那种底蕴,所以画不出他们作品中的气象。王颂余先生画中的内在、精神的内涵、艺术语言的完备,天衣无缝。 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先前,我认为王颂余先生的画很理性。现在,我感觉是很感性。他画的水口是松动的,灵动的,不是死板的,是很空灵的一种,是非常活,难能可贵。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杨沛璋在研讨会上发言。

    杨沛璋:王颂余先生说做学问要做明白了,要把最深的道理变成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字,得有自己的理解。笔墨也是如此,是要讲究用笔的。王颂余先生讲的不全是深道理,更多的时候讲的很具体。他讲用笔用墨时说,你看书法当中,最快的地方实际是最慢的,在具体细微之间又连着大道理。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学院有传统,就是传统教学。老师教学生,没有教自己的。如王颂余先生讲课、孙其峰先生讲课,都是在讲传统,讲规律,讲用笔、用墨,讲结构的规律。王颂余先生画山水速写,就是画几条线,后期再进行补充的。天津美术学院的国画是自豪的,自豪在于从老先生们起形成了一种研究学问的风气,教师的梯队是优秀的。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晏平在研讨会上发言。

    晏平:“刚健含婀娜-王颂余早期山水画作品展”是一个学术性展览,有创作和研究的很大成分。画的画不大,大的画不多,非常震撼。看到王颂余先生的画感觉非常的亲切。我认为,王颂余先生的画是中国画传统的纵线,不是一条横线。因为是纵线,就有着深远的传统的东西在里面。可以看到,王颂余先生是深深的受到传统的影响。在创作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滋养着他。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中国山水画,在天津哪一支是最好的,是最有生命力的,我们要深入的反复的研究。然后要继续做下去。我们要做的是将王颂余先生的艺术传承下去,比如说搞展览,弟子的展览,我们有很大的空间能够做。老先生们曾经教过的东西,反反复复的锤炼,每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何东在研讨会上发言。

    何东:我记得王颂余先生每年大年初一都要写一幅书法作品,通过作品对于这一年进行回顾总结。而且是每年初一都要写。我觉得这个好,这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习惯,把一年的希望呈现在一幅作品当中。王颂余先生做事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对中国文人对艺术的追求。这对于当今艺术的浮躁现象,更应该学习,学习王颂余先生处事态度、从艺精神。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另外一点。我看了王颂余先生早期的作品。我之前看过不少,但是这些作品大多数是第一次见。能够看出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探讨,学习,是非常踏实的。尤其是作品中,表现了意境、安静的气息,我觉得现在的很多作品缺少这种感觉。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实现转化创新,这点在王老的作品中有很多展现。创新是循序渐进的创新,转化的创新。很多东西是来源于传统,这个创新是在传统中发现的,而不是另立一派,面目全非的。回过头来,再看王颂余先生的作品,这点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李耀春在研讨会上发言。

    李耀春:王颂余先生是一位艺术大师,他是天津市山水画艺术传承上的重量级人物。今天的展览、研讨会是对于王颂余先生的艺术成就的一次系统的梳理。当前,天津的山水画家大多有着王颂余先生的画风,是王颂余先生艺术的延续。此外,王颂余先生为天津的国画创作,文脉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师德、艺德、人品、人格深深的影响着天津的艺术界。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杨健君在研讨会上发言。

    杨健君:我谈一谈对王颂余先生山水画的一些思考。王颂余先生是上个世纪,绘画革新的,一位非常杰出的代表人物。同时也从历史角度上来看,从五代一直到两宋,中国山水画取法自然,师法造化,这一路的复兴发展。从中国山水画史的发展来看,五代两宋是一个巅峰。这个巅峰时期一个主要的特点,那就是取法自然、取法造化。中国画有两大来源,一个是造化,一个是心源。北宋时期受造化的影响非常明显。大山大川体现了一种正大气象。在这方面,尤其是五代北宋时期非常明显。随着时代的变革,到了元明清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风气的转变。越来越转化到对心源的理解上。因此就形成了所谓文人画的倾向。这对中国画精神层次的探究比较深,对人性的挖掘比较到位。但也出现了一种偏颇,就是造成对自然的疏远,对城市化的过分追求。造成了苍白、僵硬、颓弱。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到上世纪初,随着西学的影响,随着中国画本身自我发展的要求,内外交合。我感觉,这个时候,又重新把五代、两宋的传统又进行了振兴和发扬。对山水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思想上的酝酿。先行的还是人物画。到上世纪下半段,中国山水画又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随着对自然的取法道路上,延承着五代两宋的路子,充分的展现了时代的气息。这是对中国山水画精神的回归也是一个很大的复兴。在这个复兴过程中,王颂余先生就是代表人物之一。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从这个展览能够看出,王颂余先生由传统走向现代。每十年,就有一个主动的变化发展。40年代,可以看到他深厚的传统渊源。不论是他取法溥心畲,还是刘子久,对北宗的深入研究,加上内心的修养,受到南宗的一些影响。笔墨的精到之处能够看出他是从传统中来的。50年代,他求变的思想,贴入生活的感触。他的作品当中,加入了很多因素。他的笔法还是北宗的笔法,但是内容当中,加入了生活中特别鲜明的特色。60年代,他的笔墨就更加放开了。由工整的变成了写意的松动的东西。同时,那种时代的新意就更加的明显了。透过作品,能够看出王颂余先生孜孜的探求精神,以及生活当中鲜活的、生动的精神。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王颂余先生的作品作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小作品大气象。作品的构图,笔墨运用都不是拘谨的,对两宋以来的气象的把握是一脉相传的。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清刚”,一种清刚之气。受北宗山水影响之多,同时又受时代昂扬的气象,还有对大山大水的钟爱,造成了王颂余先生作品当中正大气象的阳刚精神。这种阳刚精神又不是粗鲁的、外犷的,体现出了一种清气。有一种清气在里面。清气源于本身的学养,国学的修养,书画兼容的修养,还有人品的滋养。他的这种修养在里面,所以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一股清气,因此他的作品是一种清刚的精神。铸就了时代的新貌,传承了两宋的传统,形成了自己清刚的风格。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魏云飞在研讨会上发言。

    魏云飞:本次展览中的作品有很多我已经看过四五遍了。每次看都感觉非常的亲切。我的体会是,首先在天津美术学院教学上,这套册页对我们帮助特别大。在前年八大美院的课图稿展览中,我采用的是王颂余先生的课稿的复印版。代表天津美院亮相了八大美院的课图稿展览。其中,其他美院的老师们都对天津美术学院的山水画的创作,尤其是课图教学是非常适合本科或者基础教学。在其他学院的课图稿中,比如陆俨少的课图稿,就是有着鲜明的陆氏风格。但是,天津美术学院的课图稿,共性非常强,是适合基础教学的。我觉得,这一点,也是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的。第二,各个学校的本科教学自然而然的互相借鉴,相互接近。距离比较小了。天津美术学院山水画的特征,特点是老先生的优势,应该更大的挖掘一下,画出有特点的山水画来。做出天津学院特色的教学思路来。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李旭飞在研讨会上发言。

    李旭飞:王颂余先生是天津美术学院山水画教学体系的创始人之一,没有他老人家,就没有天津美术学院山水画教学的今天。我曾经跟随父亲拜见过王颂余先生,当时我拿着临陈少梅的画给王颂余先生看。王颂余先生说,你年龄还小,学习传统要从宋元入手。我和陈少梅是非常好的朋友,50年代时候,经常在一起画画。我希望你先把陈少梅先放一放,学好素描,考上美院,为你以后的发展会帮助很大。他指导我要系统的学习传统,再进行创新。每次我向他讨教艺术创作时,他最后总是归结到传承中的创新,总是强调要师法传统,也要师法自然,不可迷信,要博采众长,要创新求变。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王老与刘君礼先生是我院山水专业创始人,他们带出了我的老师白庚延与吕云所先生,在两代先生的共同努力下创建了天津美院山水教学体系,在八大美院中独树一帜。30年前王老对我的谆谆教诲如在眼前,做为他老人家的传人,我认为不但要继承他的笔墨,更要继承他的治学精神。首先要继承传统,取法乎上,深入生活,挖掘心源。第二要学习他的治学严谨,要学习他对每一笔、每一点的认真态。写意画是写心,绝不是胡涂乱抹。我一定尽我的努力将天津美院的山水艺术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之。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方勇在研讨会上发言。

    方勇:我在念书的时候,接触的是潘天寿先生打下的传统的脉络,具体实施是按照陆俨少先生所制定的山水画的体系。后来到天津工作之后,我就很惊奇的发现王颂余先生的课图稿。从这之后,在一年级二年级的教学上,大概了三、四次以上。把这批课图稿作为一个入手的教学。陆俨少先生自己功力很深,但是他不主张临他的作品。可是,直接学宋元,又出现了一个门禁的问题。陆俨少先生就提出以近现代笔墨为门禁。王颂余先生的这一批作品是最纯正作品的范本。所以,连续长达三四年的时间,就以这一批作品作为基础教学的范本。今天看了这次展览之后,我发现还是见的太少了。因为出版的太少了,我们的学生还是不能见到这些作品,实在是可惜。我个人的想法是,能不能将这些作品进行系统的整理,为教学和学生所用。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王颂余先生的作品是笔墨醇厚,毫无门庭之分。大家都是在说他是北宗的代表。我个人认为,南北宗不以南北方而分,也不以画面形象而分,还是以董其昌提倡的文脉而分。王颂余先生大量的小品,恰好能够将他笔墨醇厚的一面呈现出来,这种作为脉络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从整体来看,王颂余先生内心的情感和人的高华的一面,在他醇厚的小品中,体现的非常明显。足以能够成为他在山水画的代表。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闫勇在研讨会上发言。

    闫勇:王颂余先生是一位集大成者。他把中国传统国画理解的非常透彻,而且最终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的面貌。王颂余先生教学相长 ,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的学生。一位画家的成长经历,与他早期的社会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王颂余先生早期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受到了很多国学大家的指点。我想现在的画家,在新时代取得成就,需要很多知识的积累,国学的熏陶。要多读书,多从艺术修养、文学修养等各个方面进行锤炼。在当代的国画家中,王颂余先生是难得的字画双绝,艺境上堪称已达相当高妙的书画大家。寻常的衣裳,随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很亲切。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张养峰在研讨会上发言。

    张养峰:我把王颂余先生的展览看了又看。在看展的过程中,唯有佩服二字了。这次展览呈现了王颂余先生早期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山水、课图稿,展现了一位真艺术家的高远境界,以及一个文化人的自由品格和独立思想。教学稿中的注解,细节体现了王颂余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看完创作部分,又感受到了王颂余先生高深的艺术成就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艺术家当随时代,而王颂余先生恰恰是用笔墨记录了时代。天津美术网专稿~  天津美术网专稿

    看完展览后,我的感觉是,先前十个人的联展给人感觉好像是三五人展览。而王颂余先生的展览,从40年代到60年代,横跨几十年,呈现给读者的更好像是十个人的展览。展览中的作品是系统的,也是多变的。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研讨会上展示王颂余先生不同风格的作品。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研讨会学术主持路洪明教授。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刚健含婀娜-王颂余早期山水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现场。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刚健含婀娜-王颂余早期山水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现场。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刚健含婀娜-王颂余早期山水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现场。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刚健含婀娜-王颂余早期山水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现场。

 

    据了解,“刚健含婀娜——王颂余早期山水画作品展”近日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该展入选文化部“2017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这次展览的100余幅作品,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之间,包括早期临摹的传统山水画、中年时期的写生及课徒稿。有论者认为:王先生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属于从临摹向写生转变的过渡阶段”,还是“厚积薄发”的积累过程。但是所谓的“厚积薄发”绝非是单纯技术上的,而是他恪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精习传统,写生自然,却又笔底独运心源的结果。这些作品绝非是一种“过渡性”的习作,其传达出的鲜活感、生动性胜于晚期作品,是其山水画艺术创作的一个高峰。(包仲川、刘俊苍)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杨德树、霍春阳、姬俊尧、喻建十、杨沛璋、路洪明、李旭飞等天津美院师生在画展现场观看作品。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杨德树、晏平、喻建十、路洪明、李旭飞、方勇在画展现场观看作品。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杨德树、霍春阳、晏平、喻建十、方勇在画展现场观看作品。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王振德、霍春阳、晏平、喻建十、路洪明在画展现场观看作品。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杨德树、晏平、喻建十、李旭飞、闫勇在画展现场观看作品。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喻建十、杨沛璋、李旭飞、方勇在画展现场观看作品。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姬俊尧、杨沛璋、李旭飞在画展现场观看作品。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杨德树、喻建十、杨健君在画展现场观看作品。

 

著名画家王颂余山水画作品研讨会
刚健含婀娜-王颂余早期山水画作品展现场。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