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穆文体
低吟浅唱见襟怀-著名诗词家王焕墉先生其人其事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2017-12-16 23:15:12


王焕墉

云艳年年认老身,海棠似解性情真。

谁言绛雪随风尽,尚有红英待故人。

——王焕墉《海棠》

他以书载道,以古见新,品味翰墨,走笔诗词,著作《崇斋诗存》、《诗词基础讲义》享誉津门诗词界;他襟怀坦荡、性情率真,皎如明月,大师风范高山仰止;他叱咤诗坛半个世纪,与寇梦碧、张牧石、张伯驹诸名家结下深厚情谊,演绎出一段段佳话。他就是天津著名诗词家王焕墉先生。

  王焕墉,字容君,号崇斋,1942年生于天津。他少承家训,酷爱文学,幼年便时常背诵唐诗宋词,稍长学诗,一生执教。虽年近古稀,仍致力于弘扬国学,传道授业,乐育人才,被天津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延聘为客座教授。

  作为天津著名诗词家,王焕墉先生的诗词作品参加了2009年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并获奖,作品刊登在《西泠印社己丑秋季雅集专辑》总第二十四集上,足证其诗词造诣。

  他出生于书香世家,学养深厚。不独诗词成就,在书法、篆刻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在他看来,诗词创作,离不开古典文学的厚重积淀,没有学识,只能成为一个诗“匠”。其诗词师古而推新,别开生面,境界疏阔,不减唐人高处。

  “云艳年年认老身,海棠似解性情真”。情真,是王焕墉先生诗词最鲜明的风格。他的诗词,无论感时、咏物、抒情,都是感情的自然流露,于灵动的文字中见真情,抒写真性情。

  情真,更是他以诚待人的磊落襟怀。王焕墉先生常说:做得好人,方始做得好诗。


王焕墉先生和周汝昌先生合影

  早在小学时候,一位叫寇仲询的同学,是著名诗词家寇梦碧的长子,与他十分要好,此后王焕墉遂拜寇梦碧先生为师并结下深厚的师生情谊。寇梦碧先生不但是津门著名的教育家,还是上个世纪津门著名的词人。他早年成立天津第一个词社“梦碧词社”,使津门词坛深刻影响当代诗词界。国画大师徐悲鸿特意给寇梦碧来信赞誉道:“要为民族扶正气,低吟短唱化风雷……”寇梦碧晚年收集毕生所作,以《夕秀词》行世,为众多的晚辈词人所敬仰。

寇梦碧先生很喜欢虚心好学的王焕墉。在《崇斋诗存》中,追忆恩师寇梦碧先生的诗词很多。在那难忘的岁月里,他与寇梦碧先生其乐融融,情欢意洽。每年新春,他一早就来到恩师家,给先生拜年并一起联句作诗。恩师寇梦碧初患肺疾,王焕墉忧心忡忡。当他看到恩师面对疾病,是那样的达观,那样的恬然,在病榻上还与人联句,他心里释然了。恩师病重,他心急如焚,归后作七律一首《问梦碧师病归后感赋》,表达自己的悲凉伤感之情,诗曰:“冲天掠地小亭冬,惊起西窗雪外钟。词侣当年寻梦路,斜街何处认欢踪。箧中残稿缄新泪,榻上微躯问旧容,一往吟情浑不减,渊渊谈论转初逢。”恩师去世以后,他一口气写下《悼梦碧诗12首》。其中“小园长伴谢公吟,一水开怀畅远襟,最惜重惊春梦醒,从今不复到湖心。”“屐履斜街岁月多,如今风雅竟如何。近来新作仍相问,老屋昏灯梦屡过。”唯美的词藻,如涓涓水流般的细腻文字,化作尘世间的万般留恋于笔触,娓娓道出弟子的思念心情,随着过往的烟云而变得更加清晰。

梦碧词社合影留念,后排左一为王焕墉先生
梦碧词社合影留念,后排左一为王焕墉先生。

  在寇梦碧先生的引荐下,又先后结识了张伯驹、陈机锋、张牧石、周汝昌诸名家、大家,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燕京大学国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

  张牧石,字介盦、又字扬斋,号邱圆,别署月楼外史、麋翁、眉翁。1928生于天津。诗人、书法篆刻家、金石书画鉴定家。张牧石先生是当代著名词人,其诗出山谷,词宗王、吴,与寇梦碧、陈宗枢并称津门词苑三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天津诗词社副社长,天津印社顾问。著有《茧梦庐诗词》、《篆刻经纬》、《张牧石印谱》、《张牧石诗词集》、《张牧石艺略》《茧梦庐丛书》等八种。张伯驹甚爱张牧石之才,晚年常用印章大多出自张牧石之手。张牧石先生教王焕墉刻印,并把自己刻的印钤为印谱送给王焕墉临摹学习,给他很大的鼓舞。

  王焕墉旧宅种有梧桐两株,当年,这两棵梧桐树先后死去,王焕墉非常惋惜,想起儿时这两棵梧桐树根深叶茂,荫被一庭,自己与家人及同学们在树下纳凉,便写下《临江仙》——自题秋梧选韵图:

  秋到梧桐院落,人归灯火楼台,笙歌散后漏声迟。吟香销篆影。拂轸动簾漪。还是旧时月色,肯留梦里清辉。一枝一叶总堪疑。此心同蜡炬,到晓尽成灰。

  自家两棵梧桐树的死,给他带来了无限的伤感。又到秋风落叶时,想到往日梧桐树美丽的绿色冠冕,被一阵阵秋雨秋风吹拂,岂独因落木而凄凉。

  张伯驹的妻子潘素深谙王焕墉先生失去梧桐树的心情,特意绘制《秋梧选韵图》以赠。画中,几间房子,两棵梧桐及屋后的丛篁,化为一小幅丹青,境界深邃,画出不尽的感慨,让他感动不已。不仅如此,著名书法家吴玉如也为王焕墉赠送墨迹“秋梧选韵图”,让他终身难忘。

  做人要低调,做诗要独到。这是王焕墉先生的真实写照。

  浸淫诗词大半生,王焕墉依然“刻意雕锼为底因,卅年委巷苦吟身。且将残醉温残梦,来写秋灯半点春。”(自题小照),笑看风云,淡薄名利,在尘世的喧哗与骚动中,始终葆有和呵护率真,宁静自守,淡泊自居。

  山高为峰,德高为范。

  王焕墉先生虽为诗词大家,在诗词界德高望重,且在书画等领域建树颇多,却始终一介“寒门”。

  老老实实做好人,踏踏实实做学问,是王焕墉先生奉行的准则。

  忍把浮名,换得浅斟低唱。

  王焕墉先生一生最看重的就是“德”,他早在八十年代就有很多弟子,他的身边也多是大师级的人物,但是,他从不愿攀名逐利,更不屑攀龙鳞附骥尾,对名利“敬而远之”,固守清贫,避开世俗的纷纭扰攘,心底无私天地宽。他颜所居曰 “知月书屋”,就是喜欢月亮的皎洁、纯净,不做混沌人,不问混沌事。

他把同辈人当长辈看,对晚辈当同辈称,坦诚直率,推心置腹。他的古典诗词课程,是学生们最爱听的,课后他的身边总围拢一群学生,他都悉心释疑解惑,与学生的感情十分融洽。

为有高格品自华。人如其词,词如其人,王焕墉先生的诗词,情长隽咏,深情绵邈,境界高迈。他对词的要求是上体花间,夺胎兰畹,对清尊而惆怅,拾红豆以缠绵,应情长味永,意在笔先,神于言外。

  王焕墉先生诗词别有性灵,他的诗词中灵动剔透的性灵,正是真性情的率性流露。王焕墉淡泊名利、不逐时尚,心胸宽广,面对无常的世事,他带着人品与艺术一路平静地走过来,在传承中开拓,在思辨中发展,除了带给人一种清远飘逸的儒雅之风,更带给人一种怎样做人,怎样待人的君子之气,他是现今当之无愧的诗词大家!


王焕墉

王焕墉简介

王焕墉,字容君,号崇斋,知月书屋主人。1942年生于天津。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书画院院士,天津诗词联学会顾问,天津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他以书载道,因古见新,品味翰墨,走笔诗词,著有《崇斋诗存》、《诗词基础述略》、《知月书屋吟稿》《崇斋诗词》《崇斋诗话》《诗词四季》等。

- 讣告:著名诗词家、书法家王焕墉因病逝世 享年76岁

- 著名诗词家王焕墉:诗词的清通不是像白水一样寡淡

- 著名诗词家王焕墉:以浅显字句构完美图像即境界

- 著名诗词家王焕墉:创作诗词不可过分的斟词酌句

- 著名诗词家王焕墉:在诗意中找到人类的本真

- 著名诗词家王焕墉:诗人需要一颗真诚脱俗的心灵

- 著名诗词家王焕墉:中国画元素诗词解决格调高低


著名诗词家王焕墉做客天津美术网访谈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