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高清
相声界会这段的绝超不过十位 魏文亮用67年把它演绎成金字招牌
天穆网:www.tm022.com  时间: 2020-09-09 11:39:50

 

  在北京有家百年老店名叫月盛斋,素以酱制牛、羊二肉闻名遐迩。传承至今两百余年,金字招牌依旧屹立不倒。说到底,月盛斋基业长青的秘诀就藏在这锅醇厚沁人的老汤里。仔细品味,能被演绎成经典的传统相声又何尝不像是一锅老汤呢?若要老汤不腐必然要日夜不停地在炉火上翻滚沸腾;若要“把杆活”久演不衰也必然要有经年累月的舞台历练。保证老汤醇香如初,就得适时适度地加入新调料;保证传统活历久弥新,也得与时俱进的加入新元素。汤还是那锅汤,相声还是那段相声,经不同人之手处理后,滋味却千差万别。

 

 

  在中国传统相声里,“老汤式”的段子并不少见,像《学电台》、《杂学唱》都是包罗万象且常演常新的段子。这类传统活就像是一口大锅,不管演员擅长的是学唱京剧、地方戏,还是鼓曲、小调都能往里面装。作品本身兼具包容性和可塑性,也给了每个演员足够的创新空间。在这其中,还有一锅炮制难度极大的“老汤”,对“大师傅”的技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锅难熬的“老汤”就是传统活《闹公堂》。

 

 

  《闹公堂》又名《九艺同堂》,之所以说它的表演难度大,是因为演员不仅要在表演过程中惟妙惟肖地学唱京剧以及多种民间曲艺形式,在此基础上还有人物角色的跳入跳出、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使响这块活,要求演员卖柳得能要下尖来,同时还得逢包袱必响。表演难度之大,让历代相声艺人大多望而却步。回顾百余年的相声发展史,能拿得动、使得响《闹公堂》的老先生仅有:张杰尧、常宝堃、王世臣、侯宝林、武魁海、常宝霆等寥寥数位。遗憾的是老先生都已作古,而他们的徒子徒孙当中也鲜有能将这块传统活完整继承下来的。现如今,健在的文字辈老先生还有一位,或许也是唯一能娴熟驾驭《闹公堂》的,当属津派相声代表人物之一的魏文亮先生。

 

 

  魏文亮12岁正式拜在相声老艺人武魁海门下,成为武先生开山门的首徒。后来师父又相继收了魏文华、张文霞、席相远、 陈文光、刘曼影等多位弟子。而这段《闹公堂》最早也是武魁海在南方卖艺走穴时偶然所得,并带回了天津。在众多师兄弟当中,师父唯独把这块活只传给了大徒弟魏文亮。“开小灶”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魏文亮嗓音条件极佳,有能驾驭各类柳活的基础。其二,当初武魁海为了爱徒甘愿自毁誓言,也是看中了魏文亮天资聪慧,在台上有股过人的机灵劲儿。师父口传心授一字一句地教,徒弟孜孜以求一板一眼地学,才得以让这段传统相声中的瑰宝传承至今。

 

 

  《闹公堂》伴随了魏文亮先生六十七年的舞台生涯,期间曾先后与多位捧哏搭档合作过这段,历经数次改编整理,才打磨出如今的模样。面对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捧哏搭档,他总能给自己的这锅“老汤”投入新鲜佐料。自从1956年进入南开区曲艺团,便开启了与冯宝华长达十年的搭档经历。在团里的一次演出上,爷俩使的这块活,冯宝华先生保托范准量的严丝合缝,魏文亮潇洒大气使的挥洒自如。只看得稳坐台下的王世臣先生一拍大腿指着台上说道:“这小子太像我年轻时候了,使的真好!我非得收他当干儿子不可。”话音刚落,旁边坐着的高凤山赶忙拦了一句:“您这话说晚了,他已经是我干儿子啦!”老观众都知道,王世臣先生的台风也是以帅著称,《闹公堂》同样是他的把杆活。当年不过二十几岁的他就能让师叔辈的王世臣看完情不自禁地说出这番话,可见魏文亮在学唱方面的确天资卓越。

 

 

  在与冯宝华合作时,魏文亮就开始尝试对这块传统活“改刀”创新。比如,把段子里“掌印夫人”由原来的曲艺艺人换成“金喉歌王”周旋,并声情并茂地学唱了曾经风靡一时的《四季歌》。另外“喊堂的”这一番里,还巧妙地加进了仿学王宝三卖药糖的叫卖吆喝。因为演出面对的大多是天津当乡本土的观众,故而当说到“南市里头淮海影院旁边王宝三卖药糖”时,顿时引发台下观众强烈共鸣,紧跟着笑声和掌声接踵而至。

 

 

  上世纪七十年代,魏文亮与孟祥光结成捧逗搭档,随后两人凭借《要条件》《二重唱》等充满时代气息的新作品一时间享誉全国。其实他们二位当年也合作过《闹公堂》,但与之前不同的是,他又将唱数来宝的张三换成了快板名家王凤山先生。团里有演出安排时,这爷俩经常是前后场,每当说到“被告是唱数来宝的王凤山”时,台下必是一阵哄堂大笑。不是包袱的地方反倒有了包袱,这一改既强化了火爆的演出效果,拿同行抓哏的使法无形中也给王凤山先生在观众中扬了蔓。

 

 

  关于《闹公堂》的拆洗,魏文亮可以说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再举个例子,当年和孟祥光合作时说到走街串巷卖药糖用的是“玻璃盒子里面点个小嘎斯灯(也就是煤油灯)”。几年后孟祥光因病暂时告别舞台,当他和马志存使这段时就改成了“小电灯”。这在外行人看来本是无关痛痒的改动。但魏先生有自己的考虑,早先经济困难一般小商贩晚上出摊用不起电灯,只能点个小煤油灯。而80年代跟马志存合作时,经济条件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小商贩夜间也开始用电灯照明了。假如还守旧说用“小嘎斯灯”,无疑会与当时社会现状产生脱节,不少观众听着也会有陌生感。

 

 

  1995年,老搭档孟祥光不幸英年早逝,魏文亮只得另寻新伙伴。于是,找来了张永久为他捧哏。因为《闹公堂》早已成了魏先生的把杆活,真要有一段时间不演,观众都不答应,因此他们二位也经常上演这段。然而时过境迁,此时王凤山和乔清秀都已作古。再用他们的名字抓哏,不仅新观众对他们不熟悉,还可能遭到两位各自家属的反对。

 

 

  另外,像卖药糖的王宝三年轻观众也几乎没人认识。为了给《闹公堂》“保鲜”,魏文亮果断删改了之前独有的仿学王宝三吆喝,同时把段子里被告“唱数来宝的王凤山”改回了原先册子里的“张三”。把原告“唱河南坠子的乔清秀”换成了“乔恒瑾”。事实上在曲艺界并没有个叫“乔恒瑾”的艺人。不过当时魏先生所在的天津市曲艺团里有位拉四胡的弦师名叫矫恒瑾。由于观众们对这块活早已烂熟于心,“原告乔清秀”更是耳熟能详。于是乎,魏文亮“偷梁换柱”把矫恒瑾改成了乔恒瑾。这一改不要紧,矫恒瑾的名字在曲艺爱好者当中一下子广为人知。

 

 

  几十年来,魏先生对《闹公堂》一遍拆洗一遍新,然而每一次的改良创新都没背离死纲死口的前提。纲口准、尺寸准,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段子的完整性和严谨性。《闹公堂》属于是有故事主线的柳活,“九艺”是这块活的瓤子。虽说每个演员能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擅长的曲种,但不管学哪种曲艺门类,最终都要归到一个“像”字上来。比如唱莲花落,相声演员学的是天桥老艺人关德俊。那最起码的要求是形似,嗓音唱腔得让观众听出来有关德俊的味道。倘若经师不到学艺不精,不光对不起观众,就连被模仿的本主儿都有意见“我唱的是你那样吗?学我都不像我,你还学个什么劲儿!”

 

 

  再比如学唱跑旱船的这一番,在唱腔逼真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更高要求,演员需要边唱边配合身段、表情来模仿早年间庙会上跑旱船的演出场景,故而肢体表演必须跟上快节奏的唱词,唱到哪句,动作全要跟到点上。魏先生使的这番淋漓尽致诠释了什么叫声相结合,表情、动作、唱词三者之间有机融合并形成高度统一。即便观众没见过跑旱船是什么样,单从演员的学唱模仿也能在脑海里营造出活灵活现的画面感。

 

 

  魏先生使《闹公堂》从垫话儿就与众不同,一般来说都是从旧社会买官卖官直接入活,魏先生则巧妙借用了《戏迷游街》的部分内容。经改编整理后,不仅垫话儿更为丰富,也给正活起到了更好地铺垫。具体作用有两点:其一,通过学场面锣鼓经抖出来“牙刷杵腮帮子”的小包袱,强化了节目效果;其二,清楚交代了戏迷到底迷到什么程度,接下来走马上任时找江湖艺人凑数也就显得更合情合理了。

 

 

  这六十七年来,魏文亮先生的《闹公堂》始终将人物角色固定为:京剧戏迷、唱流行歌曲的、拉洋片的、唱莲花落的、唱跑旱船的、唱河南坠子的、唱数来宝的、唱山东快书的、卖药糖的以及叫街擂砖的。十个人物对应着十种风格迥异的表现形式,男女声、真假嗓兼而有之,考验的不光是柳活的学唱功底,更是对演员气力和体力的考验。每种学唱只有先让观众听着像,对应塑造的人物才能立得住。每个人物立起来了,故事情节才能随表演而推进。情节铺垫的细致,人物塑造的可信,后面的包袱才能响。整块活从魏先生的处理手法来看,可谓严丝合缝、环环相扣。其艺术特点可概括成十六个字,即:学唱传神、人物鲜明、真实可信、包袱讲理。

 

 

  一段传统相声《闹公堂》见证了魏文亮先生从崭露锋芒到如今炉火纯青的艺术淬炼。能让几代相声观众百听不厌的秘诀其实就是——艺不厌精,与时俱进。所谓“听不腻的曲艺”,不只是相声本身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什么人以什么样的态度作艺做人。每段经典的传统相声都不可能让某个演员据为己有,它属于整个相声行业,是历代相声先贤给后辈置下的产业。作为相声界的老先生,魏文亮也深谙替老祖宗传道的责任重大。

 

 

  2019年,在天津举办的中国非遗传承人曲艺相声研培班上,年届80岁高龄的魏文亮与天津相声名家王佩元联袂再次为青年演员示范表演了这段《闹公堂》,无论节奏尺寸还是唱腔表演,都依然保持着极高的艺术水准,很多台下观摩的青年演员也是学艺以来第一次欣赏到如此教科书级的精彩演绎。表演过程中,老先生始终神采奕奕,举手投足尽显年轻时帅气的台风。对于这段使了一辈子的传统活,魏文亮先生始终有个未竟的心愿:我的《闹公堂》已经给这么多观众带去过欢笑,值了!有生之年,我希望看到更多的青年演员能让这段相声永葆生机活力并且一直传承下去,切莫让它在多年之后成了失传的册子。

 

 

 

 


相声表演艺术家魏文亮八十高龄再收寇艺、杨钰海、常松、郑斌四高徒

 

相声大师魏文亮成为《中国首届相声小品大赛》唯一点评专家
相声大师魏文亮成为《中国首届相声小品大赛》唯一点评专家

 

 

 

 

 

 
  >>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09 tm022.com,All Right Reserved
天穆文化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