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是一项重要的职业资格考试,对于从事经济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那么,考中级经济师都考什么呢?
中级经济师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这两个部分。《经济基础知识》是公共科目,涵盖了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这部分考试内容主要是为了考察考生对经济学原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而《专业知识和实务》是根据考生选择的专业类别而确定的。目前,中级经济师考试设有工商管理、金融、保险等10个专业类别供考生选择。每个专业类别都有相应的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考试内容主要包括该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无论选择哪个专业类别,考生都需要通过《经济基础知识》和自己所选的《专业知识和实务》两科,才能获得中级经济师合格证。考试一般在每年的5月和11月进行,连续两年内通过两科才能获得合格证书。
中级经济师考试是对从事经济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一种评价和认定,通过考试可以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和竞争力。因此,考生需要认真备考,掌握好考试大纲和参考书目,加强对经济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试技巧。只有全面准备,才能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中级经济师的资格。
202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大纲发布,涵盖了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六个部分的知识。其中,经济学基础部分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明确说明。
根据大纲要求,考生需要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包括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内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首先,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内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在生产资料领域实行的公有制度。这意味着国家和集体所有制在经济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而私人所有制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考生需要了解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它们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相互关系。
其次,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内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在资源分配过程中实行的原则和方法。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考生需要了解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含义,以及它们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具体运作方式。
最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是指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在保持公有制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高效运行。考生需要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优势和限制条件,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市场与计划的关系。
针对以上内容,考试将设置多种题型,考察考生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生应该认真备考,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过程中。
总之,202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大纲明确了考试内容和要求,特别强调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考生应该根据大纲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以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中级经济师实务科目考试有不同专业的特点。对于工商专业来说,考点重复度高,相对比较固定且分布均衡。虽然考试范围广,但题目相似度高。人力专业的考试内容通俗易懂,与工作生活贴近。金融专业的考试难度较大,专业术语多、内容相对枯燥,考题较灵活。财税专业的考试广覆盖,章章有题,侧重点不同,历年考试喜欢考“新”内容。建筑与房地产专业的考试专业术语多、内容相对枯燥,重要考点突出,需要理解难点内容。总体而言,中级经济师实务科目考试难度不大,但对于不同专业来说,考点和考题的特点有所不同。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备考,注意掌握重点知识和理解难点内容。
中级经济师考试涉及两门科目,分别是《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在《经济基础知识》科目中,题型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单选题共有70道,每题1分,总分为70分;多选题共有35道,每题2分,总分为7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40分,合格分数线一般为84分。
而在《专业知识与实务》科目中,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单选题共有60道,每题1分,总分为60分;多选题共有20道,每题2分,总分为40分;案例分析题共有20道,每题2分,总分为40分。考试时间同样为90分钟,满分为140分,合格分数线一般为84分。
综上所述,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题型和分值如上所示。考生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科目的题目,并达到一定的分数才能合格。因此,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充分了解各科目的考点和题型,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提高答题效率,以取得良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