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是一项国家准入类职业资格,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特别是安全事故频发,社会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为了提高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水平,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并于2002年修订,明确规定要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设立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自此,注册安全工程师开始成为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角色。
目前,注册安全工程师的级别设置为高级、中级、初级。其中,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又称为助理安全工程师。初级和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为笔试,高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评价和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实务》两个科目。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则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和《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四个科目。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合格者,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颁发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中级),该证书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应急管理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用印,在全国范围有效,并且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合格证书终身有效。
自200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开始,目前全国取得注安执业人员仅有27万人,经注册执业的仅有16.9万人(网络数据,仅供参考)。可以看出,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职业资格考试相对较难,通过率并不高。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和要求越来越高,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